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与技术服务行业,以行业及工程教育专业标准为基础,培养在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从事整车和零部件设计、制造、测试,充电设施建设及技术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融合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及电子信息等多学科,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内容
学生通过在校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工程训练打下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电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基础,获得机械、电工及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和智能网联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以及销售等既宽广又深入的专业知识;通过丰富和严格的实验实践,学生领会和掌握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所需的设计匹配、建模仿真、测试的技能,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初步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和技术开发的能力,拥有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汽车产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势头迅猛,产销量连年增长。
四、行业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据统计,2023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汽车行业直接从业人员550万,相关从业人员已达3500多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五、核心课程
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总线技术、新能源汽车构造实训、Autosar架构与实践、人工智能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设计与匹配、新能源汽车测试与评价、车辆混合动力技术。
六、培养特色
目前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自有教师16名,其中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2名,副教授5名,讲师6名,高级职称占比达56%,教师均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6名教师具有3年以上汽车企业产品开发工作经验。另外,聘请9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等大学和公司的教授、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课任教师和指导老师等。
本专业拥有新能源汽车拆装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实验室、汽车检测诊断实验室、汽车CAD/CAM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模拟。建设节能汽车设计工作室、智能汽车开发工作室等校内创新实践平台,与开沃新能源、海克斯康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专业实践条件,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学院提供学生获得各种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机会,进行专业学习和行业需求对接,方便学生快速上岗。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长三角,可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服务、整车及零部件的检测和试验的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还可以攻读本专业研究生继续深造,进而去科研院所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或在学校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管理工作。
七、国际交流
为了更好培养具备国际化执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南航金城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多所大学合作,提供新能源汽车工程类的“4+1”国际交流项目。
八、专业咨询电话
卢老师:13376056685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相关实验室
企业导师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