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沿途有你】我为同学做实事:考研经验分享会圆满举办

时间: 2025-03-21

  为深化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子对考研复试的认知,精准把握当前考研动态,激发2022级、2021级学生的备考热情,学院于2025年3月21日下午2点在A3-106报告厅隆重举办考研经验分享会。活动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汪芳主持,朱海霞老师担任指导讲师,特邀2020级优秀毕业生拜余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洪杰(辽宁工业大学)、马紫剑(南京工程学院)组成“上岸天团”现场传经送宝,吸引数十名考研学子及毕业班辅导员共同参与。

  本次分享会以“立体化赋能”为特色:汪芳副书记从宏观层面剖析2025年考研政策新趋势,精准解读院校选择与调剂策略;朱海霞老师则聚焦复试核心环节,针对机电类院校复试常见题型、科研项目陈述技巧、英语口语应答模板等展开专项指导。三位学长更以“过来人”视角带来多维经验矩阵:拜余江主攻“真题战术”,马紫剑传授“情报战”技巧,江洪杰则聚焦时间管理“三阶段”,为考研学子分享实战经验。

  朱海霞老师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UAA)考研复试为例,系统解析复试核心规则:复试由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构成。笔试重点则是复习大纲以及往年真题,此外报考院校的期末复习题目也可作为突破点区进行学习;面试则强调英语翻译转向科普文章、专业题,需结合毕业设计或项目经验作答,并突出面试具有“一票否决权”的重要性。备考需善用历年真题、模拟面试强化实战能力,联系并关注导师研究方向及AI等前沿学术动态、时政热点,并携带证书、简历突出优势。此外,朱老师也以往届学生逆袭考研复试为实例,印证精准复习与策略应对的决胜作用。

  在考研备战策略分享中,上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拜余江学长以"真题驱动+模块化训练"方法论破解备考疑惑,强调初试与复试必须贯彻系统性备考策略,笔试层面需建立真题研习机制——重点收集目标院校近五年考题,英语面试方面则构建"双引擎"备战模型,既要打磨包含科研兴趣、项目经历的三分钟模块化自我介绍,更要模拟训练高频问题应答模板,实现从知识储备到临场输出的能力跃迁。

  在分享会答疑环节,上岸南京工程学院的马紫剑学长针对复试资料收集难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建议通过研招网、院校官网等官方渠道动态追踪复试细则并下载近三年真题,同步构建“人脉矩阵”——借助社交平台精准联系直系学长学姐,深度咨询面试高频考点、考官偏好及实验室科研方向等情报,同时指导同学将收集的历年真题与本科期末试卷进行交叉对比,筛选出重复率高的模块以及一些黄金考点,通过“官方数据+人脉经验+学科规律”三重验证显著提升复习效率。

  在解答大三同学关于考研流程的疑问时,上岸辽宁工业大学的江洪杰学长用“三步走”给出实用建议:把全年备考分成打基础、刷真题、模拟冲刺三个阶段。提醒各位同学考研阶段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三心二意提醒,不要一边考研一边考公或找工作,专注做一件事更容易成功;最后分享了自己复试时被考官追问项目细节的经历,更加深了同学们对于考研复试了解。

  此次分享会通过“政策解读+战术指导+榜样引领”的三维赋能模式,既强化了备考学子的战略思维,又注入了强劲的实战动能,为准备复试的毕业生们指明了道路,同时也对准备下一轮考研的学子们提供了方向。后续学院将开展其他系列帮扶活动,全方位助力学子跨越考研“最后一公里”。黎明已晓,旭日东升,愿正在考研的你,得偿所愿,成功上岸。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31 09:09:48